发布时间:2017-11-05 来源:天津古籍出版社
摘要: 春秋戰國時代,在哲學上貢獻最大的有三個學派,即儒、道、墨三家。儒家長於倫理教育,道家長於本體玄思
著者简介
王维庭(1904~1995)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。字实甫,亦作石甫,晚年以"梅已"为别号。河北大学教授,著有《诗经选译》《论语义正》《老子大学会通》《天地君亲师考释》等书。
墨辯會詮序
春秋戰國時代,在哲學上貢獻最大的有三個學派,即儒、道、墨三家。儒家長於倫理教育,道家長於本體玄思,墨家則長於明辨、物理之學。秦漢以後,墨學中絶,而《墨子》一書幸而保存流傳下來。墨子宣揚“兼愛、非攻”“尚賢、尚同”“天志、明鬼” “非樂、非命”“節用、節葬” 等十義,而後期墨家所著《經》上下、《經説》上下及《大取》《小取》六篇,則富於明辨之説,物理之學,對於當時編著以及莊子學派的詭論多所評判,實爲中國古代明理學(邏輯學)、自然科學之寶庫。晋代魯勝嘗爲《墨經》作注,稱爲“墨辯注”,後亦失傳,《晋書》中僅保存其序言。兩千年來,“墨辯”六著歷經傳寫,錯訛甚多。清代學者開始加以整理訓釋,清末孫詒讓著《墨子間詁》集清代學者之大成,而仍多未備。其後胡適著《中國哲學史大綱》(上卷),於墨學有所闡發,但以惠施、公孫龍等辯者爲“别墨”,則陷於失誤。梁任公著《墨經校釋》,時有勝義,而勇於改字,亦多未確。馮友蘭、杜國庠在關於中國哲學史的著作中對墨學精義頗多闡發,然非注釋之書。三十年代以來,注解《墨經》者甚多,其中最流行的是高亨與譚戒甫的著作。高、譚所著,用力頗勤,而亦有疏略未當之處。老友王維庭同志鑽研墨學,歷有年所,廣搜數家之注,較其長短,匡謬補缺,務求詳備,集數十年之力寫成《墨辯會詮》一書,實爲墨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,裨益士林,堪稱宏構。王維庭同志問序於余,於是略陳所見,向讀者推薦云爾。
上海www.9921111.com认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©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4087034号
技术支持:广佳网络